310直播网

图片
网站无障碍 长者助手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统计资料 > 统计数据

化解增长乏力困境服务业市场潜力需进一步激发——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入退库企业简析

信息来源:本网 发布日期:2025-03-21 分享:

  内容摘要: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力量,其入退库是服务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,反映了服务业的整体活力与趋势。本分析通过对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退库情况的深入分析,剖析背后成因与影响,可以更好地了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的经营状况,为后续产业政策制定、行业规划及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。

  关键词:规模以上服务业 入退库 

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我市服务业统计监测的重点,其企业的入退库反映了服务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。近年来,随着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,各项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断落地生效,培育企业上规上限工程纵深推进,中山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,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同时也面临入库企业减少,部分行业和镇街企业数量无净增,新兴服务业增长乏力,传统服务业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,需加强部门协作,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、精准帮扶,推动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融合可持续发展,以应对市场变化,助推规模以上服务业行稳致远。

  一、增减变动总体情况

 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,市场活力较充沛。过去三年,中山服务业企业发展较活跃,2024年年报初步数据显示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1050家(含8家停破产留库企业),比上年净增加86家,净增长8.9%,近三年单位数平均增长7.4%。

  从净增企业数量看,整体呈“V字”增长趋势。近三年来,每年入库企业数量均多于出库,企业数一直保持正增长,其中2022年净增数量较多,达96家,反映出当年因疫情解封后经济快速复苏,服务业市场活力充沛,但2023年因经济普查年份入库批次减少,净增企业数量短暂回落,致使2024年净增企业数量有较大增长,净增长290.9%。

  表1  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出入库情况

  类别

  单位数(个)

  增长(%)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合计

  1050

  964

  942

  8.9

  2.3

  11.1

  入库数量

  178

  120

  200

  48.3

  -40

  4.2

  退库数量

  92

  98

  104

  -6.1

  -5.8

  25.3

  净增数量

  86

  22

  96

  290.9

  -77.1

  -11.9

  备注: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含停破产留库企业;入退库数量均指当年月度和年度入退库数量之和。

  二、入库企业分析

  (一)数量及趋势。

  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出台,刺激服务业企业扩大业务,并吸引相关企业流入,成功进入规模以上行列。过去三年,中山规模以上服务业共有498家企业入库,其中2024年入库178家,2023年入库120家,2022年入库200家。受经济普查年份入库影响,2023年入库数量下降40.0%,有部分2023年达规企业在2024年入库,使2024年入库企业数量大增,增长48.3%。但从每年入库数量看,整体呈减少趋势。

  (二)行业分布。

  1.传统行业占比大:从近三年行业入库数量占比看,传统行业占大头。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行业门类10个,不同行业入库企业数量差异显著。如房地产租赁、商务服务、交通运输、居民服务、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传统行业发展势头依然坚挺,入库数量相对较多,2024年、2023年、2022年分别占82.6%、77.5%、77.0%。其中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最高,入库55家,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入库数量的30.9%;其次是房地产业(不含房地产开发),入库44家,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入库数量的24.7%,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,市场需求旺盛。

  表2  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分门类入库情况

  类别

  入库单位数(个)

  2024年(%)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占比

  增长

 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入库合计

  178

  120

  200

  100

  48.3

  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  26

  15

  34

  14.6

  73.3

  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

  8

  10

  10

  4.5

  -20

  房地产业(不含房地产开发)

  44

  24

  41

  24.7

  83.3

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

  55

  35

  66

  30.9

  57.1

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

  13

  11

  11

  7.3

  18.2

  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

  5

  4

  7

  2.8

  25

  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

  16

  13

  7

  9

  23.1

  教育

  0

  1

  14

  0

  -100

  卫生和社会工作

  5

  1

  4

  2.8

  400

  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

  6

  6

  6

  3.4

  0

  2. 市场需求不断扩张:消费升级促使文化、旅游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需求加大。如旅游,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火爆,带动1家旅行社、1家旅游客运公司规模壮大,实现升规入库;再如文娱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对于文化娱乐活动和产品的需求加大,2024年新增3家文化活动服务公司、3家电影放映公司成功入库。

  3. 技术创新驱动、新兴行业不断发展:受益于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,数字化转型加速,催生一批数据处理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成长达标入库。近三年来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入库28家,其中2024年入库8家,2023年和2022年均入库10家,得益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众多新兴互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技术相关企业达标入库。

  (三)企业规模。

  1. 大型企业:大型企业入库数量相对较少。近三年来,只有2024年入库3家大型企业,占2024年入库数量的1.7%,但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在入库企业中占比较大,在行业中起重要作用。

  2. 中小企业:中小企业是入库主体。中小型企业经营灵活,在细分领域形成特色服务,在区域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,是中山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。从近三年入库数量看,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占比大,2024年占98.3%,2023年和2022年均占100%。

  三、退库企业分析

  (一)数量及原因。

  1. 总体数量及趋势:过去三年,共有294家企业退库,且每年退库数量呈减少趋势。问题企业的退库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,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2024年、2023年、2022年退库企业数量分别为92、98、104家,2022年为近年峰值,主要受当年疫情影响,部分企业经营困难,导致亏损或倒闭。

  2. 主要原因:受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环境波动影响,部分企业因自身战略调整、政府政策调整、经营不善等导致规模收缩是退库主因。2024年因规模缩小不再符合入库标准退库的有81家,占退库企业数量的88.0%,因停歇业、注吊销退库的有8家,占退库数量的8.7%。

  (二)行业分布。

  退库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: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、房地产(不含房地产开发)、交通运输邮政业退库企业占比较高,分别为39.1%、14.1%、10.9%。主要受同行替代竞争、上游发展受限及市场饱和度等因素影响,部分企业发展受到挤压。

  表3  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分门类退库情况

  类别

  退库单位数(个)

  2024年(%)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占比

  增长

 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退库合计

  92

  98

  104

  100

  -6.1

  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  10

  17

  14

  10.9

  -41.2

  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

  9

  3

  10

  9.8

  200

  房地产业(不含房地产开发)

  13

  21

  15

  14.1

  -38.1

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

  36

  22

  42

  39.1

  63.6

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

  4

  5

  5

  4.3

  -20

  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

  5

  3

  1

  5.4

  66.7

  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

  8

  7

  4

  8.7

  14.3

  教育

  2

  15

  3

  2.2

  -86.7

  卫生和社会工作

  1

  0

  2

  1.1

  -

  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

  4

  5

  8

  4.3

  -20

  四、存在问题与不足

  (一)入库数量减少,小微企业成长速度放缓。

  优质企业的成长和入库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,推动产业升级。而从近三年入库企业数量看,整体呈减少趋势,年平均增长率为-2.5%,反映出规模以下企业成长速度放缓。其中新兴行业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入库数量2024年减少20%,行业增长乏力。

  (二)部分行业净减少,行业发展存在潜在风险。

  从近三年入退库企业数量对比看,每年入库企业数量总体多于出库,实现净增加,表明服务业总体处于扩张阶段,但部分行业退库数量大于或接近入库数量,需警惕行业发展潜在风险。2024年入库178家,退库92家,净增加86家,其中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净减少1家,教育净减少2家,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入库与退库数一致,无净增。

  表4  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分门类净增情况

  类别

  净增单位数(个)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净增合计

  86

  22

  96

  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

  16

  -2

  20

  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

  -1

  7

  0

  房地产业(不含房地产开发)

  31

  3

  26

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

  19

  13

  24

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

  9

  6

  6

  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

  0

  1

  6

  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

  8

  6

  3

  教育

  -2

  -14

  11

  卫生和社会工作

  4

  1

  2

  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

  2

  1

  -2

  (三)部分镇街无新企业入库,区域发展存在差异。

  不同镇街规上服务业入库情况存在差异,部分镇街发展态势较好,新入库企业数量较多,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,但也有一些镇街面临企业数量少、行业结构不合理、入库难度大等问题,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。整体而言,城区及周边区域入库企业较多,南部区域入库企业相对较少,2个镇街如大涌镇近两年无达规企业入库,神湾镇2024年无企业入库;石岐街道、板芙镇等5个镇街净增单位为负数。

  表5  近三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分镇街入退库情况

  镇街分布

  入库单位数(个)

  退库单位数(个)

  净增单位数(个)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2024年

  2023年

  2022年

  合计

  178

  120

  200

  92

  98

  104

  86

  22

  96

  石岐街道

  7

  9

  14

  11

  21

  6

  -4

  -12

  8

  东区街道

  25

  16

  34

  18

  19

  22

  7

  -3

  12

  火炬统筹区

  40

  23

  38

  10

  10

  14

  30

  13

  24

  翠亨统筹区

  7

  8

  10

  4

  2

  2

  3

  6

  8

  西区街道

  4

  7

  8

  5

  3

  8

  -1

  4


  南区街道

  8

  2

  1

  1

  1

  4

  7

  1

  -3

  五桂山街道

  4

  1


  1



  3

  1


  黄圃镇

  4

  2

  2

  2

  1

  6

  2

  1

  -4

  东凤镇

  11

  5

  3

  3

  1

  5

  8

  4

  -2

  古镇镇

  6

  6

  7

  2

  1

  7

  4

  5


  沙溪镇

  5

  2

  3


  2

  3

  5



  坦洲镇

  10

  7

  11

  7

  8

  7

  3

  -1

  4

  港口镇

  4


  4

  3

  2

  6

  1

  -2

  -2

  三角镇

  4

  9

  9

  5

  2

  1

  -1

  7

  8

  横栏镇

  3

  1

  3


  3

  1

  3

  -2

  2

  南头镇

  7

  4

  5

  4

  3

  5

  3

  1


  阜沙镇

  2


  2

  1

  1


  1

  -1

  2

  三乡镇

  1

  1

  4

  2

  3

  4

  -1

  -2


  板芙镇

  1


  4

  3



  -2


  4

  大涌镇



  2



  2




  神湾镇


  2

  5





  2

  5

  小榄镇

  25

  15

  31

  10

  15

  1

  15


  30

  五、相关建议

  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增减变动受多因素交织影响,行业、区域分化明显,新兴服务业增长乏力,传统服务业发展面临挑战,需持续优化政策环境,加大对新兴服务业扶持力度,培育更多增长点;引导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,提升竞争力,助力规模以上服务业稳健前行。

  (一)建立培育库,实施精准政策帮扶。

  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梳理服务业企业,按照规模、发展潜力等指标,建立精准培育库,对库内企业实行动态管理,定期跟踪监测。根据培育库中企业的不同情况,制定“一企一策”帮扶方案,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,如协调解决融资困难、提供人才招聘渠道、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等,助力企业发展壮大,达到入库标准。并对新兴行业入库企业给予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等,助力其快速成长。

  (二)加强部门协作,强化数据监测。

  加强统计、发改、商务、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定期交换相关数据和信息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推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入库工作。同时利用部门数据资源,加强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,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,对经营困难的在库企业,提供低息贷款、租金优惠、技术支持等,降低其退出规模以上单位库风险。

  (三)加强产业引导,助推新兴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。

  一是制定明确的差异化区域政策。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,量身定制差异化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,引导企业向新兴领域、高附加值业务转型,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。并建立区域合作机制,推动区域间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,促进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通过产业转移、共建园区等方式,带动落后镇街服务业发展。二是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。设立新兴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,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、关键技术研发等。三是推动服务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,发展智慧物流、数字金融等新型服务业态。四是促进产业集聚发展。规划建设服务业产业园区或集聚区,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,吸引相关企业入驻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。举办各类服务业展会、论坛等活动,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,拓展市场渠道。